师资队伍 |
卢磊, PhD

卢磊

助理教授

卢磊博士本科与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药学院,2020年博士毕业于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同时获得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计算机硕士学位。博士期间师从Llody Smith教授,与斯坦福大学Carolyn Bertozzi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发了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软件O-Pair,可以高效搜索O-糖肽段。2020-2024年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美国科学院院士William DeGrado教授(蛋白质从头设计的开创者之一), 从事蛋白质从头设计的研究,实现了高亲和力药物结合蛋白的设计。近年来,以第一作者(含共同)在 Science, Nature Methods 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


研究方向

蛋白设计就像是一场充满想象力的“拼乐高”游戏,虽然拿到同样的乐高零件,却能拼出完全不同的玩具。蛋白质设计也是如此,我们利用短肽片段、alpha螺旋、beta折叠、蛋白环等‘零件’,通过拼接和组合,创造出全新的蛋白质结构。卢磊课题组长期的研究目标是开发新的蛋白设计方法,实现高成功率人工蛋白酶等的设计,最终希望能够设计有应用价值的人工蛋白,用于创新治疗方法的开发。课题组同时开展计算方面与实验方面的课题,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具体研究大方向如下:

  1. 从头设计药物、金属、聚糖、蛋白等结合蛋白 长期关注于蛋白结合各类分子的特性,利用数据库搜索的方法,结合新的蛋白设计工具,进行结合蛋白的设计与应用开发。

  2. 蛋白酶从头设计的计算方法开发与应用 针对特定化学反应,从头设计蛋白酶,建立新的蛋白数据库,开发使用深度学习结合计算化学的方法,设计有应用价值的人工蛋白酶。

  3. 蛋白质组学新技术、新算法开发 基于蛋白(酶)设计的蛋白质组学新技术开发,将用于限制性剪切组学、临近标记组学等,最终应用于新的药物筛选与疾病机理靶点发掘。



科学贡献

1.开发了小分子结合蛋白从头设计的计算方法,并成功设计出高亲和力、高特异性的癌症药物结合蛋白。该方法可以扩展至多类小分子药物结合蛋白的设计,未来可用于新的小分子药物递送 (Lu L., et al. Science. 2024) 2.开发了一系列蛋白质组学分析软件,包括O-糖肽段鉴定算法软件开发 (O-Pair, Lu L., et al. Nature Methods. 2020) 和交联肽段鉴定算法软件开发 (Lu L., et al. J Proteome Res. 2018)。O-Pair糖基化定位的算法已被用于广泛使用的质谱软件MSFragger. 相关工作在Nature Methods上的点评: Getting more for less: new software solutions for glycoproteomic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0-00987-3), Tools to cut the sweet layer-cake that is glycoproteomics,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2-021-01253-w).

代表性论文

1.Lu L,  Gou X, Tan S, Man S, Yang H, Zhong X, Gazgalis D, Valdiviezo J, Jo H, Wu Y, Diolaiti M, Ashworth A, Polizzi N, & DeGrado W. (2024) De novo design of drug-binding proteins with predictable binding energy and specificity.  Science, 384, 106-112.

2.Lu L, Scalf M, Shortreed M, Smith L. (2021) Mesh fragmentation improves dissociation efficiency in top-down proteomics. 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Mass Spectrometry, 23;32(6):1319-25.

3. Lu L#,  Riley N#, Shortreed M, Bertozzi C & Smith L (2020). O-Pair Search with MetaMorpheus for O-glycopeptide Characterization. Nature Methods, 17, 1133-1138. (# co-first authors)

4.Lu L, Millikin R, Solntsev S, Rolfs Z, Scalf M, Shortreed M, & Smith L. (2018). Identification of MS-cleavable and noncleavable chemically cross-linked peptides with MetaMorpheus. Journal of Proteome Research, 17(7), 2370-2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