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旺博士为我们带来了题为“From Best-in-Class to First-in-Indication: Differentiated Approaches of Drug Development”的精彩报告。沈博士是药物研发领域的领军人物,拥有25年的小分子药物研发经验,并在抗肿瘤、免疫系统调节等领域取得了显著成就。他所带领的团队成功研发出多个进入临床试验的药物,并有两款药物获得美国FDA批准上市,其中包括备受瞩目的干眼症治疗药物Lifitegrast和抗癌重磅药物Venetoclax。
本次分享中,沈博以维眸生物的核心管线VVN461为例,给大家分享了从靶点到管线的整体开发思路。VVN461活性分子是团队自主研发的高活性、高选择性的第四代JAK1/TYK2双靶点小分子抑制剂,也是全球范围内将JAK抑制剂运用于眼科抗炎领域的突破性创新。沈博士指出,像JAK信号通路这类成熟靶点尽管已在业内被广泛研究与开发,但通过深入挖掘现有产品的优缺点及未满足的临床需求,仍能发现这些靶点的巨大开发潜力。沈博士从JAK抑制剂的迭代升级讲起,分享了团队在新一代JAK抑制剂的开发思路:具备更高选择性、活性及安全性的分子作为候选,力求打造同类最优产品。面对JAK抑制剂作为强免疫抑制剂可能带来的全身性副作用问题,团队将高效的活性分子与专研的制剂开发紧密结合,通过精准给药实现疾病组织的高暴露与全身低毒性,实现更安全、更有效的创新疗法开发。紧接着沈博士分享了团队在管线拓展与临床成果方面的成果。VVN461在美国治疗白内障术后炎症的2期临床数据验证了分子的有效性,两个剂量组与溶媒对照相比在所有主要终点及次要终点上均获得统计学显著性。数据显示,VVN461在抗炎效果可比激素的同时又具备较高的安全性。沈博士介绍,团队也正在国内开展针对VVN461用于治疗非感染性前葡萄膜炎的临床II期临床试验。考虑到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JAK-STAT信号通路对于炎症和免疫反应至关重要,也会持续探索使用VVN461治疗更多眼部炎症疾病的可能性。
夏尔宁博士带来了“Advanced Ophthalmic Drug Delivering Systems”的专题报告。作为维眸生物的首席技术官,夏博士在眼科制剂领域拥有丰富的研究经验。他在美国博士伦公司工作期间,主持了多项重大科研项目,主导研发了20多个产品,年销售额达百亿人民币,成为博士伦历史上最具创新力的科学家之一。夏博士在报告中分享了他在先进眼科药物输送系统方面的研究成果和技术突破,为眼科药物研发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受到了与会者的一致好评。
夏尔宁博士针对眼科制剂递送系统的研究开发分享了心得。夏博士介绍,由于眼球结构特殊,眼前节和眼后节需要不同的给药方式,眼前节的给药以滴眼为主,眼后节则需要玻璃体注射、脉络膜腔注射等更复杂的给药递送方式。维眸团队针对开发了多种高端/复杂制剂,以匹配不同的药物特征和给药方式。夏博士提到,眼科创新药的开发核心是差异化,而差异化的核心是在理解科学的基础上开发有市场竞争优势的源头自主创新的产品。而一款眼科产品的开发组成,除了有效成分外,辅料也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辅料的构成影响着药物递送的效率以及使用的舒适性等。合适的递送系统才能将有效成分高效、快速、舒适地递送到目标区域。夏博士从眼表结构出发,给大家介绍了不同辅料和制剂类型在不同眼科产品中的应用。紧接着,夏博士又针对眼后节不同的给药方式进行了分享。他表示,眼科作为人体中非常特殊的结构之一,了解并贴合眼睛的结构进行制剂开发、重视眼表稳态,才能开发出适合眼部的创新制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