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新闻 | 活动回顾|清华大学药学院药学前沿学术论坛第二十期成功举办

{ 药学前沿学术论坛第二十期 }

2024年12月17日,清华大学药学院-药学前沿学术论坛第二十期在生物医学馆E203会议室成功举办。此次论坛邀请到的报告嘉宾是剑桥大学心肺研究所的李璇教授。李老师以“心力衰竭中微管功能的调控”为题进行了学术报告。本次会议由钱锋老师主持。


「嘉宾介绍」

李璇,英国剑桥大学心肺研究所的组长。在剑桥成立研究小组之前,她曾在英国接受过生物化学、细胞生物学和心血管医学的研究培训。她的团队主要研究微管在炎症,尤其是炎症性心血管疾病发病中的基本机制,在揭示心血管疾病以及炎症小体中微管功能障碍的调控机制方面具有世界领先地位。此外,团队开发并优化了一套全面的分析心血管细胞中的微管功能的方法。通过与临床医生和工业界合作,加速了这些基础研究成果的临床转化。


Jerry Wu博士,启迪控股(英国),首席投资官。Jerry 在英国生物医药、数字化医疗和深科技行业拥有超过 26 年的创新研发、孵化和风险投资经验。Jerry全面负责启迪控股在欧洲的投资业务,包括对科技园区的投资,跨境收并购和风险投资,以及领导行业研究、项目挖掘、执行和投后管理。加入启迪英国之前,Jerry曾任阿斯利康(AstraZeneca)剑桥全球药物研发部数字化医疗和信息学首席科学家。


「主讲内容」

论坛主旨报告中,李璇老师首先向大家展示了微管的动态组装过程,基本功能,以及心肌细胞中微管的排列方式和收缩机制,指出在心肌细胞中的独特性。心衰的重要性在于,尽管它占据医疗资源的大量比例,且导致高死亡率,但相关研究产出却较少,与癌症研究形成对比。基于心肌细胞功能障碍,心肌梗死,以及微管修饰变化间的相关性,李璇老师团队发现微管亲和调节激酶4(MARK4)缺失对小鼠心肌梗死具有保护作用。进一步揭示了MAPK4磷酸化MAP4后通过促进血管素(VASH)结合微管后对其的去酪氨酸化来调节心肌收缩力的具体机制。而且这种保护作用主要来源于心肌细胞,而非免疫细胞,因此,MAPK4,VASH可以作为心衰治疗的潜在靶点。接着,她介绍了目前治疗心衰药物治疗的机制以及局限性,及其带来的长期风险,如增加心律失常和死亡率,重点分析对比了通过调节微管的被动机制来提升心脏功能的方法,有助于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特别是在病理条件下相关蛋白的作用使这些靶点具有一定的选择性。此外,李老师还深入研究了炎症小体形成以及白介素1β的激活如何影响心肌细胞的收缩力以及微管在其中的功能。

分享嘉宾Jerry Wu博士回顾了自己的职业生涯,强调了英国尤其是剑桥大学在生命科学独特地位和创新能力。首先,分析了英国的创新生态,包括风险投资的作用,指出英国在早期创新策划方面的优势,但具有市场和资本规模的限制。英国在药物发明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在生命科学研发上的投入产出比高,以治疗风湿性关节炎的抗体药物为例,展示了其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成功。剑桥周边地区通过大学与企业的紧密合作,成功孵化了大量初创公司。剑桥地区独特的生态系统,包括政府支持、独立机构、顶级实验室等,为科研成果的商业化提供了理想的环境。


「互动环节」

报告结束后,与会师生踊跃提问,与李璇教授就MAPK4抑制剂的独特选择性、心衰模型构建等问题展开深入讨论。李璇教授进行了详细的解答。



「颁发纪念证书」

活动最后,清华大学药学院钱锋院长为李璇教授颁发论坛纪念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