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月,卢磊博士正式加入清华大学药学院,成为新晋PI,他的研究方向是蛋白质从头设计和计算生物学。
对于卢磊来说,蛋白质设计就像是一场充满想象力的“拼乐高”游戏。
“玩乐高时,每个小朋友拿到同样的零件,却能拼出完全不同的玩具。蛋白质设计也是如此,我们利用短肽片段、alpha螺旋、beta折叠、蛋白环等‘零件’,通过拼接和组合,创造出全新的蛋白质结构。”卢磊博士笑着说道。
在卢磊眼中,大自然是最伟大的设计师。“我们经常观察天然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大自然的奇思妙想总是让人惊叹。在这个‘游戏’里,大自然既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最大的对手。”
卢磊博士本科与硕士毕业于武汉大学药学院,2020年博士毕业于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同时获得了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的计算机硕士学位。博士期间师从Llody Smith教授,与斯坦福大学Carolyn Bertozzi教授课题组合作开发了蛋白质组学数据分析软件O-Pair,可以高效搜索O-糖肽段。2020-2024年在University of California-San Francisco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合作导师为美国科学院院士William DeGrado教授(蛋白质从头设计的开创者), 从事蛋白质从头设计的研究,实现了高亲和力药物结合蛋白的设计。
卢磊课题组长期的研究目标是开发新的蛋白设计方法,实现高成功率人工蛋白酶等的设计,最终希望能够设计有应用价值的人工蛋白,用于创新治疗方法的开发。课题组同时开展计算方面与实验方面的课题,强调学科交叉与融合。
卢磊博士在科研道路上深受两位导师的影响。他的博士导师Lloyd教授从不限制学生的研究方向,而是鼓励他们自由探索。“Lei, how can I help you?”是Lloyd教授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这句话不仅给了卢磊极大的自由,也让他学会了如何在科研中独立思考。
博士后期间,卢磊的导师Bill教授同样给予了他极大的支持。卢磊回忆道:“有一段时间,我痴迷于开发一种新的蛋白质交联技术,虽然这与组里的研究方向并不完全一致,但我对这个想法非常兴奋。当我向Bill提出这个想法时,他并没有直接否定我,而是笑着对我说‘Good Luck!’后来,我通过实验证明这个想法并不可行。很久之后我才知道,Bill早就从理论上看出这个想法无法实现,但他依然给了我试错和学习的机会。
这段经历让卢磊博士深刻体会到,科研不仅需要严谨的思维,还需要自由探索的精神。他希望未来能够将这种精神传递给学生,笑着对他们说:“Good Luck!Let me know how I can help you.”
生活中的卢磊博士是一个热爱尝试新事物的人。他曾经痴迷于乒乓球、桌球、足球,如今则专注于篮球。“虽然玩得不算特别好,但运动让我感到快乐。我希望在清华的新环境里,能认识更多志同道合的球友。”卢磊笑着说道。
这种“爱玩”的性格也体现在他的科研生涯中。从研究生到博士,再到博士后,卢磊的研究方向多次跳跃,涉足了多个不同的领域。这种跨界的经历不仅让他积累了丰富的科研经验,也让他更加擅长交叉学科的研究。
“科研就像运动一样,需要不断尝试和探索。每一次跨界都让我学到新的东西,我希望这些经验能够帮助我在未来做出更多创新的突破。”卢磊说道。
清华大学卢磊课题组专注蛋白质从头设计方向,同时开展计算方面与实验方面的课题,鼓励大家学习编程用于课题的研究。未来的研究将集中于蛋白质从头设计方法开发、蛋白酶设计、金属蛋白设计、蛋白质组学、邻近蛋白质组学等。欢迎有志学习蛋白质从头设计与蛋白质组学的博士后、科研助理申请,也欢迎未来想要读博的同学联系。
招聘需求:招聘有机化学、计算机等专业博士后与科研助理:2-3名
1. 博士后需要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专业背景不限,其中具有有机化学、深度学习、计算化学、计算生物学、酶催化等研究背景的优先考虑;
2. 能与不同专业的团队成员合作,具有高度的责任心和上进心,工作积极主动,对科研有浓厚的兴趣;
3. 具备独立科研工作能力与良好的科技英文读写能力。
有兴趣者请将本人简历,以及其他能证明科研能力的相关电子文件,合并为1个pdf发送至lei_lu@tsinghua.edu.cn 或者lonelur@gmail.com,邮件标题请注明“应聘博士后+姓名”或“应聘科研助理+姓名”。
“知新”为清华大学药学院的人物专访系列栏目,旨在此向大家介绍药学院的新面孔、倾听新声音。我们期待未来越来越多年轻有为、富有梦想的科学家加入清华大学药学院这个大家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