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白教授通过深入研究BDNF在神经生物学中的关键作用,提出了BDNF“阴阳学说”(Lu, Nature Review Neuroscience, 2005),即proBDNF引起细胞死亡,突触萎缩;而mBDNF 促进细胞存活,突触增强。他们与Kojima团队合作,通过改变酶切位点的氨基酸,抑制了proBDNF酶切,导致脑内proBDNF显著增加,mBDNF减少。通过此原理构建的BDNFmet/leu小鼠模型,表现出与人类ASD患者相似的突触损害、社交行为缺陷,重复行为,刻板行为。
与先前的模型相比,BDNFmet/leu模型小鼠展现出与ASD密切相关的病理表型,包括神经细胞树突复杂性降低、未成熟棘突增多、成熟棘突减少、突触蛋白的变化、突触传递的减少以及突触长时程增强(LTP)和长时程抑制(LTD)的损害。这些表型在先前的模型中很少见,提示proBDNF和mBDNF蛋白比例的改变,导致系统性突触损伤,可能是ASD发病的关键,而非Bdnf基因的改变。
鲁教授和同事们观察到,BDNFmet/leu模型小鼠的行为缺陷与人类ASD高度相似,表现为社交障碍,显著的重复行为如不断地转圈,和刻板行为如“凝视星星”的,这与ASD患者的“自我刺激”行为相似。这种刻板行为在ASD儿童中尤其常见。BDNFmet/leu小鼠的构建,为发病机制研究和药物开发提供了一个新的ASD动物模型。
杨锋教授和其合作者们发现,患有ASD的儿童血浆中,proBDNF与mBDNF之间的比值显著上升,这可能反映了病人大脑中proBDNF向mBDNF的转化过程存在缺陷,proBDNF的增加和mBDNF的减少都会造成突触结构和功能受损,进而引起一系列ASD的行为表征。此外,这一发现还预示着,血浆中的proBDNF和mBDNF的比值或许能够成为ASD的生物标志物,为监测疾病的发展状况以及评估药物疗效提供有力的科学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