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药学人 | 我与清华药学的那些事

我是清华大学第一届医学药学实验班(就是辣个自称“黄埔一期”的班,就是辣么自信!)的学生黎静,2009年入学,通过二次招生转过来的(新生赤足运动会上竟然就把我们叫做“二招班”),走药学八年制“3+2+3”项目,现在博士阶段,同时还是药2和药5的辅导员(有些老师和同学们“尊称”我为“黎导”),但这篇推送不是以黎导的身份写的,而是作为清华的第一届药学生写的。


首先,既然是为今年考生写点什么,还是得先回答“你们专业到底干嘛”的问题。


“药学一直致力于未来药物研发(R&D)的领军人才—药学科学家的培养,打造具有清华特色的药学本科生,使之适应现代药学发展需要,成为国内药学领域的领军人才,以提高我国药物研发、生产和使用的水平。清华大学具有多学科的优势,通过整合药学、医学、生物、材料、化学、化工等多学科知识,使学生的知识结构更加合理,更能满足现代高端药学人才的需求。”


这当然不是我写的,是从药学院主页上引用过来的,跟当年二招宣传册上差不多。


注意是药物研发,我的亲戚朋友同学们总问我是不是药房抓药的,或者医药代表……


不是。


那专业发展前景呢?医药产业是朝阳行业而且不会衰落,人的一生中总会生病吧,生病得吃药啊,随着医疗水平的提高人的寿命越来越长了,老年人由于基因突变的积累和身体机能的退化得病的几率会更高,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癌症等目前几大医学难题都还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亟需药学科学家们研发出新的疗效更好的药物来满足临床需要。我国的人口基数大,人口老龄化的问题也比较严重,所以市场很大,但目前我国的药物研发水平比较落后,不能满足庞大的市场需求,很多药需要进口,外国药企为了利润会把药价抬高,在这种关系到国计民生的大事上我们很受牵制,所以我国政府近年也加大了对医药产业的投入和支持力度。


水平有限就介绍到这里吧,毕竟还是学生,我说的肯定不如我们丁院长那么丝丝入扣和高瞻远瞩。已经900字了我还没有说到“我与清华药学的那些事”,陈老师说一千字就可以的,不好意思肯定会超,我的第一篇推送注定是长长的……


与清华药学结缘伊始是我大一刚入学的时候去桃李园吃饭回头看了一眼拿了一张医学药学实验班二次招生的宣传单,嗯,有上面介绍药学的那一段,还有“3(本科)+2(出国留学)+3(博士研究生)”的培养计划,然后我就去面试了,面试的时候老师也介绍了一下专业,当时说到“我们国家药物研发水平落后,目前还没有自主研发的新药”的时候,进大学之前我其实没有特定的职业理想只想做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但此时我突然觉得有了人生目标,那我也来做一个好了。然而后来才发现并没有那么容易,一个新药的研发周期平均十年左右,而且最后还不一定成功。


但梦想还是要有的,万一实现了呢!


我好好锻炼活得久一点,为祖国健康工作五十年。


本科在数学和物理课程中挣扎了两年,但跟药学专业相关的化学和生物课程还是挺喜欢的,所以慢慢找到了学习的节奏,在学习和社工方面都有了自信。大三的几门药学专业课都非常喜欢(药理学、药物化学、药剂学,最喜欢药物设计),授课的大多是药学的年轻教授,讲得很有意思,这也是年轻的清华药学的优势吧。大二暑假我开始进实验室做科研,在一个药物化学实验室,当时导师给了一个小课题,我边学边做,还合出了一个新反应,挺有成就感的,导师给的不仅是课题上的指导,还有对于药物研发发展方向的一些思考,当时的我受益匪浅,至今仍非常感激。


毕竟是第一届学生,开班仪式的时候代表发言的同学说我们是“黄埔一期”,我们没有亲学长亲学姐,就有心理准备要摸着石头过河,要有开拓精神,施老师(施一公教授)当时笑称他也是清华生物系复系的第一届学生,期待我们打响招牌。然而,毕竟也是第一届学生,当时很多硬件条件还跟不上,比如药学综合实验的教学实验室还没建好等。那时大三下了,培养方案上有药学综合实验,我们还是希望可以完成,于是在老师们的支持下,我们两个人一组,在做药化的教授的实验室合成了阿司匹林,在药理实验室做了镇痛解热的动物实验(实验过程中有只大鼠跑了我和我的小伙伴好慌害怕它咬断实验室电线什么的,幸好它后来可能觉得太孤单了就自己回来了),在药剂实验室完成了压片和溶出曲线的测定,虽然挺艰苦的但最后做成了也很有成就感。而现在新的教学实验室早就投入使用了,暑假还有高大上的药企实习,羡慕学弟学妹们呢~



大三后我们在国家留学基金委的资助下去到美国匹兹堡大学开始了为期两年的科研训练。经过四轮轮转后我选择了留在Ferris教授的实验室,他同时还是一个肿瘤外科医生,能拿到病人的肿瘤标本,所以实验室主要做转化医学研究。去之前老师们还担心那边的导师对我们这种只待两年的学生不上心,但事实上匹兹堡大学的导师们对我们都非常重视,都把我们当亲学生那样培养。导师平时喜欢展示他的幽默感,我笑点低,而且比他的博士生要勤奋一点点,所以他还比较喜欢我吧。在他的指导下我完成了课题,也发表了一作文章,虽然只有短短两年但也算完满。


平时主要在实验室做科研,另外还有两门课,一门是图书馆资源检索,另外一门是分小组进行课题展示和文献讨论,每个小组配两位匹兹堡大学医学院的教授,他们会引导我们如何科学逻辑地思考问题和如何展示自己的科研成果。两年下来,实验室的科研训练和课堂讨论让我在科研生涯开始时形成了良好的科研思维。



然后到了感恩节或圣诞假期,我们就会趁机去看看大美帝各地的美景(照片太美太多无法显示)。


现在除了匹兹堡大学医学院,学弟学妹们还能选择美国UCSF药学院或者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药学院。我去加州玩的时候还专门去UCSF踩点,UCSF药学院是美国药学专业TOP1,旧金山四季如春,真恨不得晚生几年呢。


回国后我选择了在医学院继续读博,从事肿瘤免疫治疗的研究(跟在美国做的方向一样),因为之前两年海外科研训练打下了比较好的基础,所以回来之后课题进展也挺快。通过学位答辩就可以拿到博士学位了,但至于会不会三年就毕业,我还是留下一个开放性的答案吧,毕竟比起按时毕业我觉得更重要的是把课题做得更好更深入,让我做的东西更加接近临床应用,现在在做课题中比较具有挑战性的部分,希望能以优秀的成果毕业吧!


真的很庆幸当时的自己选择了清华药学,我才能成长为现在的我……


回来一年之后成了辅导员,看着药学院的新生们经常回想起以前的自己还有那个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