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报告中,吴鹏教授首先介绍了基于T细胞的肿瘤免疫疗法目前面临的三个重要挑战:肿瘤响应T细胞含量低导致的低应答率;转移入体内的T细胞无法长时间保持;以及一些免疫抑制性的肿瘤微环境会抑制T细胞的功能。为了解决其中的问题,吴鹏教授向大家介绍了他开发的FucoID技术,这项技术利用了来自H.pylori的一种α1,3-岩藻糖基转移酶,这种酶的基本功能是能够将GDP-岩藻糖转移到糖链上。最特殊的一点是,当将这种酶连接在它的底物GDP-fucose上后,它可以将自己转移到细胞膜表面的LacNAc上。这也使得它能够在不做任何遗传操作的情况下定位在细胞膜,并对发生相互作用的细胞进行标记。
吴鹏教授首先在B16-ova黑色素瘤,头颈部鳞状细胞癌的细胞系进行了FucoID的标记以识别对肿瘤特异性抗原有响应的T细胞,并在MC38实体瘤模型中证明了被标记的PD1+T细胞相比全体PD1+T细胞来说具有更好的抗肿瘤效果。此外,吴鹏教授还尝试了用FucoID标记抗原特异性的CD4+T细胞以及利用FucoID去分析经过检查点抑制剂处理后的抗原特异性T细胞,也均取得了一系列的进展。
报告结束以后,吴鹏教授与在场的师生进行了充分的交流与沟通,并充满激情地讲述了他将这种特殊的岩藻糖转移酶引入自己的研究的过程。